时政新闻 视频新闻 集团动态 行业资讯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上半年全国GDP30强市:江苏占六席!这个市增6.8%领跑全省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8-05 16:23:13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排行榜出炉,江苏占六席


近日,全国各省份以及江苏13个设区市上半年经济成绩陆续出炉。

从全国范围看,广东GDP总量仍然领跑全国。江苏紧随其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96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7%。


随着各地相继发布经济运行数据,2025年上半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0强排行榜出炉。数据显示,城市经济30强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格局迎来“大洗牌”。


梳理发现,江苏六城进入全国30强,分别是:


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徐州


南通上升5位,成为一匹“黑马”。


71.jpg


今年上半年,苏州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以13002.35亿元稳居第六位。其中先进制造业是核心引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192.1亿元,同比增长6.6%,彰显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排在第十位的是南京,经济总量达到9179.18亿元。


南通从第23位上升到第18位,成为一匹“黑马”。南通凭什么能?


工业是最大推动力。今年上半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21.2%)、铁路船舶(20.0%)、计算机通信制造业(15.7%)都实现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个百分点。


特别是南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加快培育壮大之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增长9.5%。


从江苏全省看,上半年,苏州以13002.35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分别甩开南京和无锡约4000亿元、5000亿元。

而在市民关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6元,同比增长5.2%。苏州和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排名第一和第二。

72.jpg

上半年GDP,淮安增速江苏第一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经济版图与一季度基本保持一致。

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江苏、山东两省紧随其后,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66967.8亿元、500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7%、5.6%。

73.png

今年上半年,江苏已有的5座“万亿之城”——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2.35亿元、9179.18亿元、7735.15亿元、6581.2亿元、5079.13亿元,占江苏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的62%

上半年,苏州以13002.35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一。且增速高于南京和无锡,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南京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18亿元,同比增长5.3%。无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5.15亿元,同比增长5.3%。南京和无锡的GDP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未来,两市将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74.png

江苏各设区市上半年经济增速


苏中苏北你追我赶。上半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2.2亿元,增速5.7%。曾经的“追逐者”盐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91.47亿元,增速5.9%。不仅实现反超,还将差距拉到了9.27亿元。


苏北“后起之秀淮安再次以6.8%的增速领跑全省。淮安近年来以苏北经济“黑马”的劲头乘势而上——10年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过三个千亿台阶、实现翻番,连续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在“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口号下,淮安引来一批百亿级制造业项目落户,今年上半年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6个,协议引资额2740.5亿元。


“准万亿之城”徐州跑出全省第2的增速。2024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7.12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9.3亿元


具体数据更能看出徐州稳扎稳打的步伐。1至6月徐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343”创新产业集群实现产值同比增长6.1%,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与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2家,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889.7亿元;徐州高新区、徐州经开区、邳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8个县(市、区)新增产值超10亿元。


如果徐州顺利突破万亿,江苏“万亿之城”将扩容至6座,继续领跑全国。


谁是“13妹”同样牵动人心。2022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反超连云港,此后保持着省内第12的位次,2025年上半年以6.1%的增速“险胜连云港84.17亿元。


苏州、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 

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在江苏5个“万亿之城中,今年上半年,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其次是南京、无锡。而作为“万亿之城之一的南通,人均可支配收入未突破3万元。宿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0元,但增速达到了5.9%。

苏州
上半年,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60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7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2元,增长5.2%。上半年全市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0.5%。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1.2万人。


南京

上半年,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32元,同比增长4.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52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4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同期的2.102降至2.086。

无锡
上半年,无锡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12元,同比增长4.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7元,同比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9元,同比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0,较上年同期缩小0.01。

南通
上半年,南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79元,同比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69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8元,增长5.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8。

常州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7元,同比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6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0元,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增幅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53,比上年同期缩小0.013。



镇江

上半年,镇江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8元,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42元,同比增长5.04%。累计兑现“降、返、补、提”政策红利5.1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7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20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94人。


扬州

上半年,扬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同比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17098元,同比增长5.1%;经营净收入3988元,同比增长6.2%;财产净收入1943元,同比增长6.1%;转移净收入4231元,同比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5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3元,同比增长5.9%。


泰州

1-6月份,泰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6,同比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62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0元,增长5.5%。


盐城

上半年,盐城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5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1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1元,增长5.8%。


淮安

上半年,淮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4元,同比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87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0元,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1.85:1缩小至本期的1.84: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徐州

上半年,徐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36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79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增长6.5%。


宿迁

上半年,宿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0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38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02元,同比增长6.3%。


来源:决策杂志、星星苏讯、江苏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下一篇 :   债务高风险省份名单调整!又一省退出!12重点变10个?

苏ICP备18045703号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