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视频新闻 集团动态 行业资讯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针对审计报告“专项债五大问题”:这些规避建议请收好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10 16:05:07


审计署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围绕推进稳就业稳企业助企纾困、持续紧盯重点领域重大风险等方面揭示了一些税务和海关部门征收“过头税费”、某些地方违规新增隐性债等社会关注度较大的问题


31.png

01

有地方向公益组织借款,新增隐性债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审计署在审计去年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时却发现,仍有征收“过头税费”的情况(过头税是指税收征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而过度向民间征税的做法)。

《报告》指出,去年,审计税务和海关部门税费征管等情况发现征收“过头税费”等889.97亿元。28省市税务部门向631户企业等,多征收或提前征收耕地占用税、增值税等税费及滞纳金331.89亿元;14省市地方政府通过将无偿划拨土地变有偿划拨等方式,多收取土地出让收入等558.08亿元。

除了税收,《报告》还持续紧盯重点领域重大风险,特别关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板块,着力揭示部分地方在锁定2023年3月底债务余额后,又违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等风险

根据《报告》,重点审计的9省2023年3月以来,仍存在违规新增隐性债务的行为,主要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等。5个地区指定国企垫资建设、承诺由财政资金偿还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59.09亿元。

11个地区15户融资平台等通过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借款等方式,向1600多人、45家公益组织和村集体融资,新增隐性债务1.5亿元。如福建晋江融资平台2024年9月以来,向慈善总会、见义勇为协会等省内9家公益组织借款15.02亿元,部分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等形成隐性债务。

此外,6个地区通过直接修改债务台账、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以新债垫还旧债等方式,虚假化解政府债务23.2亿元

02

多笔资金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地方债


纵观这份《报告》,多笔资金的错用、挪用方向都指向了地方基层“三保”支出、偿还地方债务和补充地方财力等


据了解,基层“三保”,也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事实上,在去年10月国新办的一场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就谈道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这里所说的基层,主要是县一级。


蓝佛安在发布会上介绍,总体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根据全国基层财力总量测算,“三保”底线是有保障的。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主要是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影响。


对于地方债,去年11月一场关于“12万亿化债”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也是备受关注。在这场发布会上,蓝佛安表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


关于今年审计出的问题,审计署方面也给出了建议,其中就有一条关于地方债的建议,即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其他中央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的统筹衔接,加强对地方专项债券的穿透式监管,严格审核地方化债成效,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据了解,对审计出的问题,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整改要求;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依纪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署将持续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03

针对“五种主要问题”的规避建议

审计9省地方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情况,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325.97亿元。现针对五种主要情形,提出相应的规避建议。

问题一、用于负面清单

9个地区违规举借20.29亿元,主要用于亮化工程、楼堂馆所等禁止类项目。

规避建议:
1)避免将专项债资金用于负面清单项目,如同一项目中同时涉及合规内容和负面清单,建议专项债仅用于合规内容,负面清单内容使用其他资金渠道解决。
2)部分项目实际可能并非负面清单内容或与负面清单稍有擦边,为避免后期审计问题,建议项目立项、初设、施工、结算过程中,相关材料规避使用负面清单字眼。
问题二、虚报支出

7省虚报支出完成情况464.35 亿元。财政部地方专项债券监测系统缺乏不相容职责分离等机制,一个人即可完成自填、自审、自报等关键步骤上传支出凭证的真实性审核也不严格,7 省借此漏洞等虚报支出完成情况。如福建光泽县在未发生支出的情况下,将2张明显虚假的凭证上传至专项债券监测系统,虚报2个项目支出1.15 亿元。

规避建议:
1)建立严格的资金支出审批流程,专项债穿透式监管过程中,务必上传真实有效、合法合规证明材料;
2)完善地方专项债券监测系统功能,增加不相容职责分离模块,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系统操作中的权限,避免一人完成自填、自审、自报等关键步骤。
问题三、违规挪用专项债资金

92 个地区挤占挪用651.8 亿元。主要用于三保”、偿还国企债务等。

规避建议:
1)严格落实专项债资金 “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制度,专户资金只能用于专项债项目的建设,严禁将资金转出专户用于其他用途。
2)建立专户资金定期对账机制,每月与银行进行专户资金对账,确保账实相符。
3)严禁将专项债资金挪用于非项目建设支出,如发放单位工资、偿还存量债务、弥补日常经费缺口,或用于其他非专项债支持的项目等。
问题四、闲置或损失浪费专项债资金

四是70 个地区闲置或损失浪费189.53 亿元。主要由于超需求发行债券、前期准备不充分、政策变化终止实施等,其中21.57 亿元已产生利息1.29 亿元。

规避建议:
1)在项目申报阶段,为确保项目资金足额保障,可按估算投资申报;但专项债发行阶段,要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工期安排、工程进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测算实际专项债资金需求。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或进度发生改变,要及时对资金需求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
3)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用地手续、规划设计等前期手续,确保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后再申请专项债资金。
问题五、超需求安排资金

4个项目既获得专项债资金2.18亿元,又获得“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超长期国债资金1.95亿元,2个渠道合计获取资金比4个项目总投资还多7236.85万元。使用环节有153.68亿元被虚列支出或挤占挪用。


规避建议:
在整体经济环境承压、地方财政资金日趋紧张情况下,可以理解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合规途径解决项目完整资金拼盘的愿望。
但在多渠道申报资金的情况下,仍需注意避免超需求安排资金或同一建设内容重复使用资金的情况。如确实因前期各种因素,导致资金超需求申请,可将部分专项债资金调整至其他合规项目。

附,2025年专项债最新投向领域清单

地方政府可申报的重点领域(标红部分)

33.jpg


来源:中景灏瑞、曙光里政鉴、苏智院

下一篇 :   “智慧江苏”的底色和亮点:“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

苏ICP备18045703号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