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造车实力谁最强?
今年夏天,苏超爆火,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城市,也火出了圈。在足球比赛之外,十三太保各自的汽车实力也值得比试一下。
如果按照2024年GDP对十三太保进行排名,谁是大小王一目了然。
第一梯队是苏州(26727亿元)、南京(18501亿元)、无锡(16263亿元)、南通(12422亿元)、常州(10814亿元);
第二梯队是徐州(9537亿元)、扬州(7810亿元)、盐城(7779亿元)、泰州(7021亿元);
第三梯队是镇江(5540亿元)、淮安(5413亿元)、宿迁(4802亿元)、连云港(4663亿元)。
如果根据汽车产业强弱来进行排名,又该怎么排呢?
2023年,江苏省汽车产量为19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4.7万辆。分地区看,常州、南京、泰州、镇江、徐州5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产量分别为67.8万辆、20.4万辆、9.3万辆、3.0万辆和1.7万辆,全省占比分别为64.8%、19.5%、8.9%、2.9%和1.6%,合计占比为97.6%。
2023年,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企业开票销售1.16万亿元。其中,苏州、常州、无锡、南京、扬州汽车零部件开票销售居江苏省前列,合计占全省80.3%。
从以上数据大概能看得出,十三太保中谁是汽车强市,谁是汽车零部件强市。
比如,因苏超连败被封“十三妹”的常州,在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上,却是妥妥的冠军,连“南哥”南京都得甘拜下风。
单从整车企业来看,除了理想,常州还有比亚迪、北汽重型汽车。
南京有南汽集团、上汽大众、上汽大通、南京英德利、长安马自达、长安汽车、开沃集团。
无锡有上汽大通、华晨新日、江苏常隆客车、无锡中车、无锡华策。
苏州有奇瑞捷豹路虎、光束汽车、苏州金龙。
盐城有江苏悦达起亚、一汽奔腾,还有据说要复活的高合汽车。
徐州有徐工汽车、创维汽车、吉麦新能源、骏驰新能源。
扬州有上汽大众、江淮轻型汽车、潍柴亚星、中集通华。
南通有斯堪尼亚、枫盛汽车。
淮安的敏安汽车已陷入停滞状态,据说正在被一家著名车企盘活。
镇江有北汽麦格纳。
泰州有长城汽车。
除了连云港市、宿迁市,其他十一个城市都有整车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位居全国各省市汽车产量排行榜第4位,排在广东、安徽、重庆之后。这个排位与江苏GDP全国第2的地位,差距明显。
南通VS南京:球场争锋,造车落寞 苏超积分榜上,南通与南京正为“南哥”之名角力,但在江苏造车的叙事里,两位“南哥”实则在造车教训上有的一拼。 隶属南通的县级市如皋,曾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押下重注。如皋在新能源汽车产投界以“激进招商”的作风而小有名气,为了造车,如皋交的学费不可谓不多。 如皋是最早一批“下海”投身新能源造车的城市,也同时几乎经历最多造车“骗局”:从“技术脱节”的陆地方舟和“骗补反噬”的康迪汽车,再到青年汽车的“水氢骗局”和“骗补套利”的赛麟汽车,如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界投资上似乎没那么幸运。 2009年,国家刚提发展新能源战略时,如皋就已经开始投资新能源造车产业,成立了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2010年,如皋就迎来了当地第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陆地方舟的落户,这比“蔚小理”的成立早了4至5年。 2013年起,康迪电动汽车、青年汽车、英田、皋开、赛麟开始相继落户如皋。根据如皋官方披露的数据,到2017年,如皋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达到26万辆,产值超过300亿元,完成应税销售220亿元。 然而,如皋在汽车产业上展现了敏锐的前瞻视野,能抢占早期风口,但投资的目光却欠缺火候。这些造车资产一度被视为如皋的“骄傲”,但也是如皋造车交上的数以百亿计的学费。 青年、赛麟们的骗局让如皋“一战成名”。 2016年青年汽车在如皋创办了青年亚曼,生产氢燃料物流车。当时他们声称研发出“水氢发动机”,号称“加水就能跑”;同一年,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用50万美元买下了美国赛麟汽车品牌的知识产权使用权,然后将其包装成价值66亿元的技术资产,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如皋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江苏赛麟汽车,但赛麟只卖出了31辆“老头乐”;2016年,康迪电动车也卷入骗补案...... 南京的造车之旅也同样曲折。 南京是老牌造车城市,1985年,南京汽车集团的成绩让南京在中国自主造车史上留下名字。南汽当时引进了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的轻型商用车技术,将跃进车型从NJ130向新产品过渡,在打造轻卡的路上越走越深。 二十多年后的新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生变,南汽也迎来了一个足以改变自身命运的转折点——在2005年收购了破产的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核心资产,并由此诞生了名爵(MG)品牌。 后来为了终结荣威(上汽)与名爵(南汽)两大同源英伦品牌的内耗,2007年12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推动下,上汽集团以20.95亿元现金收购了南汽集团100%股权。 南京也曾在新能源造车热中走在前列。 2016年是新能源造车大年,腾讯、乐视、格力、富士康、格力等企业都在下海造车。南京也乘上了这一批造车“东风”。包括知豆、前途、博郡、拜腾、银隆、敏安在内的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都入驻南京。 很快,汽车业“挤泡沫”的过程来了,这是政策红利退潮后,热钱催生的低技术产能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出清阶段。 补贴政策的变动加速淘汰了第一批造车的新势力,知豆汽车则是其中的一员。它成立于2006年,在2017年达到年销量4.3万辆的巅峰,在2018年补贴政策调整后,因续航里程短且技术不达标失去补贴优势,销量下滑,最终导致破产。 2020年开始,淘汰赛已经开始加速。博郡、前途因融资断裂与量产折戟,拜腾汽车则内部管理混乱,高管奢华消费、资源分配混乱而败北,累计融资84亿元的拜腾却未能造出一款量产车。 博郡、拜腾们倒台后,更让南京头疼的是,目前南京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本土新能源品牌。 目前,南京、南通尚未披露最新的新能源销量数据。而仅有的官方数据还停留在2023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仅20.1万辆,仅为同期合肥产量的三成不到,距离常州的同期产量差距达到48万辆。 对比来看,南京面临的更多是产业升级的挑战,引入了一大批车企,却少有能顺利活下来;南通则是县域招商激进带来的风险失控。 两位“南哥”交上的多份造车答卷,虽然踩的坑各有千秋,但都写了一个教训:地方政府在产业引进上应“重质不重量”,政策支持应从“输血”转向“造血”,更加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苏超背后的造车大省 江苏的造车大业远不止此,球榜上中游梯队的苏州,其下辖的常熟也曾投资观致汽车、还拥有捷豹路虎的生产基地;位于球榜倒数第二的镇江也拥有北汽蓝谷的工厂。根不完全统计,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至少曾有20个主机厂在这里设厂造车。 这背后都得益于江苏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布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从上游的动力电池以及汽车零部件到下游的充电企业,江苏省内已形成“材料-零部件-整车-充换电”全链条布局。 然而,汽车产业作为江苏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的竞争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一城”的桂冠仍由广东深圳摘得,且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93.53万辆,甚至是同期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两倍有余。 江苏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发力追赶?从共享经验到协同,“散装”江苏的“十三太保”们也许才能跑出来。 来源:21世纪、汽车商业评论、江苏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