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政府化解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迎来突破性进展。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要举措,4.4 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首次被纳入清欠工具箱。
湖南、云南、广西等多省份已率先启动相关资金拨付,定向清偿历史遗留的企业账款。这一创新性安排,正为受困于 “三角债” 的企业送来 “及时雨”。
政策破冰:专项债首次拓展至清欠领域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工程欠款、政府采购尾款拖欠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现金流的 “顽疾”。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中,涉及政府及国企的拖欠占比超三成,部分企业因账款回笼缓慢陷入经营困境。
今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从去年的 3.9 万亿元提升至 4.4 万亿元,用途在传统基建、民生项目基础上,首次纳入 “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财政部随后印发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专项债资金需定向用于 2023 年底前形成的、无争议的拖欠账款,且实行 “专户管理、闭环拨付”,确保资金直达企业账户。
“这是专项债发行以来首次突破‘项目收益自平衡’的传统框架,转向民生纾困领域,体现了政策对企业痛点的精准回应。”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分析,此举既避免了地方政府通过新增隐性债务清欠,又能快速激活企业资金链。
地方提速:多省份明确资金流向与成效
进入 5 月以来,地方预算调整密集落地,专项债清欠路线图逐渐清晰:
湖南:在 1500 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中,划出 200 亿元专门用于市县政府清欠,重点覆盖市政道路、学校建设等民生工程欠款。截至 7 月初,首批 80 亿元已拨付至 320 家中小企业,某市政工程公司负责人坦言:“拖欠 3 年的 1200 万元工程款到账后,终于能给工人结清工资了。”
云南:将 356 亿元专项债资金定向用于清偿,占全省新增额度的 37%。通过建立 “政府拖欠台账 — 企业白名单 — 资金直达” 机制,目前已化解省属国企代建项目欠款 147 亿元,带动上下游 200 余家供应商复工复产。
广西:聚焦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园区配套项目,365 亿元专项债资金优先清偿中小企业工程款,其中南宁、柳州两地已完成清欠率超 60%,推动当地建筑业 PMI 回升 2.3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均同步建立监管机制:湖南要求每笔资金需附带审计报告,云南引入 “红黄蓝” 三色预警跟踪支付进度,广西则将清欠完成情况与下年度专项债额度分配挂钩。
纾困与隐忧:万亿资金的双重效应
专项债清欠正在释放立竿见影的纾困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已实施地区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缩短 12 天,中小企业现金流紧张指数下降 18%。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研显示,72% 的受访企业表示 “收到欠款后将扩大生产”,其中制造业企业计划新增投资占比达 45%。
但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专项债本质是政府债务,若清欠项目缺乏后续收益支撑,可能加剧地方偿债压力。” 业内人士提醒,部分市县存在 “重拨付、轻管理” 倾向,需警惕资金挪用或 “边清边欠” 的恶性循环。
对此,政策层面已提前设防:国务院明确要求清欠专项债不得用于发放津贴、弥补财政缺口,且需纳入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银保监会则建立 “清欠 — 征信” 联动机制,对新增拖欠企业实施融资限制。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
主办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9号星智汇商务花园A1幢 邮编:210000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18-2025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源自英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